立春乃節氣之首,是一年農事的開始,是催人奮進的號角。元宵佳節,火樹銀花不夜天,寄托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傳統節日中,我們總能感到一份溫暖的詩意。...[詳細] 時間:2023-02-03 14:23 查看:6次 標簽:立春元宵節傳統節日
世界文明史是關于人類社會的總體史書寫,它側重于記錄人類文明成就的傳承、積累和不斷創造,以及探索文明興衰和歷史發展趨勢的規律性主題。...[詳細] 時間:2023-01-30 14:35 查看:26次 標簽:世界文明史歷史觀人類文明史
言必有防,行必有檢。如此,親友鄉鄰便不會輕佻浮薄。與人交往,我們更要懂得謹言慎行,守好防線,以清風正氣潤化人心。...[詳細] 時間:2023-01-20 11:10 查看:158次 標簽:禮節風氣清風正氣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中華文明有獨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同時又與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詳細] 時間:2023-01-17 14:34 查看:70次 標簽:中華文化天下觀多民族國家
所謂“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在王充看來,選賢識佞,最主要的標準就是“德”與“才”。...[詳細] 時間:2023-01-16 14:37 查看:51次 標簽:《論衡》人才崇德尚才
自《史記·循吏列傳》首開記錄奉職循理官吏的風氣,漢以后的朝代幾乎都會在其正史書寫中加列《循吏傳》,以彰吏治的理想境界。...[詳細] 時間:2023-01-10 15:33 查看:67次 標簽:《廉吏傳》廉潔觀精神品格
萬古長空雁已過,一朝往事成云煙。在歲月的塵埃里,只有青名與詩名,飄揚在歷史的天空。那留下的一行腳印一行詩,告訴我們有人曾經來過。...[詳細] 時間:2023-01-06 14:47 查看:72次 標簽:張耒忠君愛國尊師重道憫懷蒼生
110年前的1912年,魯迅來到北京,直到1926年離開,魯迅前后在北京生活了14年,除故鄉紹興之外,北京是他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詳細] 時間:2022-12-30 15:12 查看:73次 標簽:魯迅北京
胡煥庸是著名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中國現代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提出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而為世人所熟知和銘記。...[詳細] 時間:2022-12-28 14:46 查看:94次 標簽:“胡煥庸線”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地理
在中國古代文章學中,“文勢”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術語,它凸顯了中國文章學的本土化特色,而很難用西方文學理論的概念來比附或闡發。...[詳細] 時間:2022-12-26 14:01 查看:68次 標簽:中國古代文章學“文勢”文章學
常以虛竹感懷,常以節制克己,努力在點滴中培養竹之情懷,追求竹之境界,呈現竹之風雅。東坡的浩然正氣,猶如天地間一株奇竹,錚錚鐵骨如青竹般勁挺。...[詳細] 時間:2022-12-23 12:58 查看:84次 標簽:蘇東坡竹文化
“天下為公”最早出自《禮記·禮運》,描繪了一個選賢任能、沒有紛爭、各得其所的大同世界。正如《禮運》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詳細] 時間:2022-12-13 13:21 查看:14次 標簽:天下為公政治理想價值理念
中華文明作為原生性的文明,延續數千年且歷久而彌新,顯示了極為強大的生命力。我以為,中華文明所特有的生命線,非常值得我們加以深切體認。...[詳細] 時間:2022-12-12 13:18 查看:122次 標簽:中華文明天下為公品德修養
中國傳統制茶工藝及其相關習俗近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是茶的原鄉,文人墨客圍繞茶留下了許多書畫與詩文,讓飲茶成為一件雅事與一門藝術。...[詳細] 時間:2022-12-09 13:31 查看:112次 標簽:茶茶文化中國傳統制茶工藝
《莊子》中所描寫的宏大物象,如鯤鵬、大舟、大年、大椿、大瓠、大樽、大海、大澤、大冶等等,無不給人以“大”為美的深刻印象。...[詳細] 時間:2022-12-05 14:18 查看:99次 標簽:《莊子》以“大”為美政治觀念文化古代美學
在傳統文化領域,清朝時期的臺灣以及大陸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俗習慣都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共同的文化傳統可以使大陸及臺灣各民族始終保持精神上的聯系和心理上的認同感。...[詳細] 時間:2022-11-29 13:56 查看:64次 標簽:臺灣社會治理文化融合
古人視身教重于言教,中國古代留下了海量家教文獻,既有富有啟發的家風故事,也有用心制作的家訓規條,但能夠為后世銘記的,必是言行合一者。...[詳細] 時間:2022-11-25 13:24 查看:115次 標簽:《后漢書》家風家訓
1940年2月,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的講話中專門指出:“自然科學是很好的東西,它能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贊成它,每一個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學?!?..[詳細] 時間:2022-11-21 11:02 查看:89次 標簽:延安時期科學技術自然科學民生
淮河,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濟水并稱“四瀆”?!盀^”即是注海的大河之意。在遠古時代,這四條東奔入海的大河是華夏百姓的生命線。...[詳細] 時間:2022-11-18 15:57 查看:137次 標簽:淮河唐詩文學
孔子的詩學世界包含著“言”“思”“禮”“仁”“道”等思想意涵,從中透示著孔子儒學特有的富有生命色彩的詩性智慧,彰顯了孔子儒學的中國哲學特質,也奠基了整個儒家詩學思想傳統。...[詳細] 時間:2022-11-14 15:22 查看:93次 標簽:孔子詩學中國智慧